Post

5欧元

刚从萨格勒布下大巴,中国人长相的我立即就被盯上了,像在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城市。

“English?”一个当地长相的人在问我会不会说英语,然后手捧着一堆硬币,跟我用断断续续的英语讲述他没钱回斯普利特,还需要四欧元才够买车票的境况。虽然是第二次经过这个城市,我还是保留了一丝戒备,可他手上叮叮当当的不同面额的硬币似乎在劝说我施舍怜悯和同情。我选择了相信他,从钱包里小心地拿出了 10 欧元,然后又故意挺直腰杆,让他找给我 5 欧元。此刻我竟然有一种占了便宜的愧疚感。他也不多说,给我数了 1 块,1 块,1 块,2 块四个钢镚儿之后就要转身离开,我也不知为何,竟拍了拍他的肩膀,跟他说“good luck”,似乎在说服自己进一步相信他无法回家的故事。

之后,鬼使神差地,我又远远开始观察他,看他到书报亭把一捧钢镚儿给老板,换成整钱;看他到面包店掏出钱夹子买了一个面包,隔着橱窗玻璃,又看到他钱夹子里面有几张纸币,都是棕黄色的,里面应该有我刚刚给他的那张;然后我的目光和脚步又随着他,踱到车站台,他的身影却忽然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,似乎这幕戏并不想让我瞧透究竟。

我也走向那家面包店,又有青年向我招呼:“1 euro?”,我回了一句“sorry”就匆匆走开了。我绕道从面包店后门走了进去,用刚才找给我的钢镚买了一个热乎的 brek 面包,待到黄油的香气扑面,我就开始后悔,为什么我会脱口而出和他说抱歉呢?
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